九游会环境院科研成果转化促项目落地
近日,九游会环境院中标国家能源集团内蒙某矸石山降温灭火项目,合同额近千万元。这是在2022年实施乌海能源路天煤矿5号排土场高温区域治理钻孔灭火工程项目基础上,依托“矸石山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成果,承接的第四个国家能源集团矸石山灭火项目,实现了生产项目与科研“孪生兄弟”有效结合。
矸石山自燃是指堆置的煤矸石中可燃成分在自然条件下氧化发热,达到燃点发生燃烧的现象。煤矸石自燃不仅能引发爆炸,给矿区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其自燃过程中还会排放出大量的CO、CO2、SO2、H2S、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矿区周围生态环境。
2020年,九游会环境院首次承接乌海能源五虎山煤矿洗煤厂矸石山自燃治理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们发现既有治理方案存在诸多问题,如火区勘查不明,注浆工艺实施难度大,成本高,高压注浆不安全,注浆材料降温效果差等。针对上述问题,项目技术人员通过现场实验,向业主方及设计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方案并获批实施,最终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恢复治理效果。
2022年,九游会环境院乌海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带着已有的科研思路和需求,在新中标的五虎山风井场地周边区域火点治理工程和路天煤矿5号排土场注浆灭火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了华勘局B类科研项目《矸石山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近6个月的现场项目实施,科研项目组同路天煤矿5号排土场治理项目组,共同在路天煤矿5号排土场治理区开展了灭火工艺设计—实践验证—纠偏改进—再实践验证的研究,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在乌海地区煤矸石山较为适用的以注浆灭火为主要灭火封堵手段,以黄土覆盖法为辅的煤矸石山灭火治理体系。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并指导项目生产,不仅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了项目区矸石山灭火降温的任务,同时还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灭火技术体系,为后续承接同类项目及市场拓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近年来,九游会环境院认真贯彻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的新战略,积极践行项目生产与科研创新“孪生兄弟”共生共长,紧紧围绕生态保护修复、防灾减灾等工作,助力煤炭行业绿色发展,为保障矿山生产安全和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做出贡献,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技术支撑。